发布时间:2018-11-29 10:35:05     行业资讯

基于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的智能物联安防应用体系建设探索与实践

引  言

黄山市公安局自2014年开始110联网报警平台建设,建设之初,通过接入金融单位、商贸店铺报警装置,报警信号接入110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通知联防员和警务人员出警复核。系统建成后,产生了诸如误报率高、出警率频繁等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并未减轻基层民警的工作压力,还有可能造成因误报率过多而产生的思想懈怠。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案手段呈现多样化、隐秘化发展,作案人员流窜性高,社会所面临的安全态势日益严峻。

面对新的挑战,黄山市公安局通过边探索边实践方式,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打造智能物联安防大数据应用体系上打出一系列科技组合拳,通过原110联网报警平台升级为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并基于此平台拓展建设打造智能物联安防体系。


一、黄山市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建设应用现状及面临问题

目前全市已建设一级(市级)平台1个,二级(区、县)平台7个,整合全市原有1300余家重点单位、场所的“110”联网报警资源,初步实现全市(含区县)近500家金融网点、商铺、医院内的重点区域视频、红外探测报警、振动探测报警和烟感探测报警,近200所中小学一键可视化对讲报警系统的信号上传,整体实现红外探测报警、烟感报警、视频复核、巡查、语音对讲、反恐求助、重点区域重点人跟踪抓拍比对等功能。在全市主要路段、卡口、景区、治安复杂场所共安装一类摄像机3275个,报警探头7805个,安装反恐一体机36台;形成了基本覆盖全市、区县社会面的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现状架构图如图1所示。

1.png

黄山市公安局整合现有各类报警与己有视频数据资源,将原有的110联网报警平台升级改造为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后,仍然面对技防系统数量多、品牌多、组网复杂、标准不统一、各自应用、未成体系、独自运转、合成作战效果差等技术困局,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黄山市公安局积极探索实践,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走出一条具有黄山特色、切合黄山实际的新一代物联安防应用体系探索与实践之路。

二、探索推动全市物联网智能安防建设

黄山市公安局通过构建一个联网报警平台技术管理系统,结合多元的物联网采集前端,探索切合黄山实际的,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各重点行业、各区域技防系统业务报警数据与视频数据的智能、互联、信息共享与协同,探索推动全市新型的智能物联安防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

(一)推广技防产品应用

加强重点单位、居民点、商业单位、农村地区等社会面技防建设,推广新型的物联网多种技术手段,满足多种安全需求的技防产品,提升技防系统覆盖率。

(二)织密技防网络

建成覆盖市、县(区)城区要害部位、重要商铺、居民小区、重点单位等治安敏感部位的社会技防网络,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监控中心。

(三)推进技防一体化系统整合

加强并规范全市技防一体化体系建设,推进全市技防一体化体系“大整合、大联网”工作,实现全市技防网络的互联互通,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一体化技防体系。

(四)统筹部门协作,推进大数据联网

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以运营商各组灵活网络技术与链路为依托,推动实现物联网、大数据联网等系统模块的统一统筹管理,规范标准与按需按权限调配使用,以公安部门为主导,各行业、部门单位为协同,共同推进物联智能安防大数据联网和共享应用建设

(五)深化技防系统应用

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技防体系管理与应用模式,建立专业化的技防建设、应用、服务人才队伍,推进社会技防服务业发展,深化技防服务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应用。

三、黄山市物联智能安防体系建设创新实践

(一)推行“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从公安机关自建视频监控系统、农村技防体系、社会资源监控系统整合和社会化的报警联网系统四个方面打造全市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专网,建成市县(区)两级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升级改造后的架构图设计如图2所示。

(二)扩展接入多元化的物联采集前端

黄山市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除了接入了金融网点重点区域视频与探测报警、中小学出入口一键可视对讲报警柱、商铺等应急报警设备外,还扩展接入新的多元物联采集端,例如针对全市古建筑群的消防物联网系统报警接入;针对全市电瓶车防盗的RFID传感数据接入;针对全市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车牌识别系统接入;针对全市重点小区出入口人脸抓拍布控报警系统接入等。多元化的物联智能采集前端结合后端车辆、人脸智能分析功能,大数据中对多元数据的轨迹研判功能等,实现了一系列城市治理与公安业务紧密结合的实战化应用,包括实时布控、语义搜索、高危人员比对与布控报警、人脸照片搜索、车辆与电动车比对与布控报警、多点碰撞、以图搜图等功能,物联大数据应用与实战、与百姓生活紧密结合,实现成为一个多层面、多维度、多业务,统一而完整的智能安防物联应用体系。

2.png

(三)打造N个业务应用功能

通过黄山市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建设,真正实现服务百姓生活,服务公安业务,服务行业发展:

1. 通过RFID物联网信息采集元接入,使群众的私有财产进一步得到了有效保障,当百姓的电瓶车被偷被抢,通过报警之后,由接警中心民警通过联网报警平台进行快速查找和定位被盗抢车辆的位置,然后快速出警查找和寻回归送。

2. 通过小区出入口车辆识别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接入至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后,可通过联网报警平台对出入口人脸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进行排查和定位嫌疑人,当居民发现短期内有人频繁出入小区但非小区居民,担心是否是踩点作案或传销时,当居民发现小区居住人员断断续续的成批结队、住户楼内部及周边陌生人或车辆不同时段频繁出现等异常情况及居民家中被盗情况时,小区居民可主动将情况反馈给物业管理人员或直接报警,由物业管理人员和反馈当事人共同将进入小区的异常人员照片/车辆视频、现场拍摄人员/车辆照片通过电话报警至接警中心,由接警中心民警通过联网报警平台对小区车辆识别系统和人脸识别报警系统进行居民和车辆的白名单管理,非白名单中人员和车辆进入上报告警,进行快速查找人员或车辆是否是布控黑名单范围内,是否有前科,是否具备接下来的作案动机以及进一步通过联网报警平台进行全市布控等,最终通过结合多方情报分析及平台布控异常等实现快速出警查找和失物寻回归送及非法人员的捕获,最大化的提高百姓生活和出行的安全感指数。

3. 通过在医院,学校等场所安装一键可视对讲报警柱,当学生和群众遇到紧急事件,如:有人晕厥倒地、打架斗殴严重伤及他人身体等情况时,群众可通过现场手工点击一键报警按钮。通过联网报警平台可实现实时查看报警点现场监控和进行实时语音对讲等报警联动一体化功能,真正实现报警可视化和语音指令化。

4. 通过将全市古建筑物的物联网体系统一接入,当古建筑物内出现烟雾火情等情况时,通过建筑物内多种探测器报警信号统一接入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当出现异常报警时,可通过联网报警平台实时报警,同时通过系统报警短信发给负责相关单位值班人员及公安机关值班人员,同时通过接受报警信息后,后端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实现报警即联动现场视频,快速远程可视定位现场灾情。

(四)规范全市技防业务流程

1. 规范全市治安与报警信息汇聚管理流程。依托社会群防群治力量,结合大量的物联感知前端,收集信息,聚少为多,为公安机关掌握社会治安动态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撑。对银行、商铺、校园、居民小区、古建筑等单位技防系统建设情况、技术参数、运行管理进行统一汇聚、分析,规范全市联网报警运营企业服务,为公安机关对全市城乡技防系统的监督、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2. 规范联网报警企业服务流程。制定全市统一的联网报警服务规范,对联网报警服务企业的运营进行统一监管,实现城乡技防一体化规范化发展。制定技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包括领导机制、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奖惩机制等,实现城乡技防一体化可持续化发展。

(五)实际应用效果

平台投入运行以来,共接各类报警6743次,同比下降40%。通过视频复核甄别警情,有效出警12起,同比下降97.6%;安装电动车RFID防盗追踪器11542辆,电动车被盗案件发案14起,破案13起,发案率同比下降68.89%,破案率同比上升77.94%;人像比对系统运行以来,累计比中全市重点人员491人,其中重点非访人员53人、吸贩毒前科人员184人、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病人73人、其他重点人181人,均得到及时管控。平台在十九大安保、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山地车赛、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重大赛事安保活动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类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警情鉴别方式,极大地减轻了基层民警负担,节约了有限的警力资源,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处置效率。

四、总  结

基于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的智能安防物联应用体系,健全了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下的黄山市公共安全视频大数据系统(“雪亮工程”)的顶层架构具体创新应用模式延伸,成为升级当前安防报警体系,安防云平台化的大势所趋。

同时,多种物联网传感技术在黄山市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业务中己得到切实应用,充分结合银行营业网点、ATM、危险品库、商铺、住宅、广场、中小学等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一键式报警、传感式报警、视频复核、视频巡查、语音喊话、设防布控、报警联动视频(即报警亦可视)等功能。

黄山市城乡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平台充分利用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热点,从技术角度出发,统一建设标准,加强规范管理,在技防一体化联网报警系统中将技术和监管同时落地,增强立体化治安综合防控效能,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更大的安全保障。



文章参考:警察技术杂志